編碼標準助力藏文“暢遊”國產手機端
“過去的軟件開發、信息技術的推進工作做得最多的還是在桌面系統,比如説 PC的Windows操作系統等。近幾年,隨着安卓系統的普及,移動端的手機操作系統用的越來越多,逐漸出現‘人手一部手機’的情況。2015年之前,藏文在手機端的支持還不是特別多,其中的藏文系統也不是很令人滿意。”
“手機系統裏有了藏文以後,非標準編碼的計算機軟件系統還存在,我們就加速藏文在計算機領域裏的統一。”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用了8年的時間,開發了“珠穆朗瑪”系列藏文字體,一共有17種,“不僅包括了我們常見的藏文烏金體,還有朱擦體、柏簇體、簇通體等,甚至還包括藏文的草書。”這一系列字體是根據當今藏文書法界公認書法家所寫藏文字模或已故藏族著名書法家字帖設計製作而成,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
扎西次仁談到,做藏文字體的目的,一是要解決藏文字體比較單調的情況,豐富計算機裏的藏文字體,助力學習、發展、使用藏語文,增強用户使用計算機的體驗;二是吸引用户眼球,豐富和美化藏文書刊、網頁、影視字幕中的藏文字體,鼓勵大家轉移到藏文編碼規範的平台上來,進而推動藏文編碼的統一,進一步推廣中國國家標準。
閲讀全文請點擊://www.ctibet.org.cn/magazine/2021/01/index_55.htm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